2018年轉瞬即逝,展望2019英國脫歐局勢料塵埃落定,歐洲央行也有望開啟貨幣正常化路徑,2019究竟能否成歐係貨幣爆發元年,歐元、英鎊又會否各自走出獨立行情,本文將做深入剖析。由於文章篇幅過長,筆者將其拆分成上下兩端內容,以供讀者參考,此為下篇。

兩把把利劍懸頂,歐元難真正企穩回升
盡管像高盛、美銀美林等著名投行都在2019年的外匯前瞻預測中看多歐元,但筆者卻對此表示異議,接下來將從歐元區經濟基本面、內部政治局勢以及歐洲央行貨幣政策這三個方面來闡述詳細邏輯。
利劍一:☆ 歐洲經濟基本面恐進一步惡化,三大主要成員國均經受考驗
歐洲2019年經濟前景不太樂觀。第一、歐洲央行今年要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但過去兩年歐洲經濟增長靠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撐,未來貨幣政策要慢慢卻要轉向中性。
歐洲經濟本輪複蘇在較大程度上受美國和中國帶動,當中國經濟開始下行、美國經濟半年後也即將下行的情況下,歐洲經濟的內生性增長也值得懷疑,另外,意大利、希臘等南歐國家的債務問題有惡化的跡象。
從去年的一些數據來看,目前尚未出現基本面的拐點,2018年前三個季度,歐元區這個擁有28個成員國的組織的經濟增速大幅下滑,2018年第三季度GDP增速從2017年的接近2.7%下滑至1.6%,季度增長也已經減半,從0.4%降至0.2%。


提醒,當2018年四季度的GDP數據將在1月31日公布時,屆時可能開始出現進一步萎縮,因歐元區經濟支柱德國第三季度的增長率已經跌入負值0.2%。
一些反應市場情緒的指標也出現了嚴重的惡化。從2018年一月起算到去年11月截止,歐洲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從1.4降至-3.9,投資者信心指數在一年內從31.1降至-0.3。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2月製造業PMI與預期值51.4持平,但低於前值51.8,創2016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已經出現12連降絲毫沒有懷暖的跡象。這暗示在2018年歐洲經濟擴張動能已經衰退的條件下,情況依舊沒能好轉預計2019年歐元區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
☆歐元區2019年面臨的經濟問題是,幾乎所有主要成員國都存在爆雷的可能性。☆德國難適應汽車排放新規,外有美國貿易政策虎視眈眈幾十年來,德國作為歐盟經濟增長的引擎,但經濟卻難持續高速發展。在去年秋季的時候,德國政府曾將2019經濟增長預期從2.1%下調至1.8%,,不斷上升的保護主義傾向以及國際貿易衝突導致德國經濟在未來面臨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對所有相關方都不利。

為重振美國製造業,特朗普曾提出對進口汽車征收20%關稅的想法,後與歐委會主席容克達成君子協議暫時放棄該計劃。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特朗普在最終決定是否推行汽車關稅的問題上,有“很多靈活空間”和“完全的自由。美國商務部目前正在進行針對汽車進口的“232調查”,調查進口汽車及零部件是否傷及美國國家安全、美國是否應該采取配額和關稅組合對其進行限製。
這一報告預計在今年2月17日出爐,即使雙方做出妥協,歐洲仍可能會做出一定的讓步。
另外,一部分可能令德國經濟失速的原因是,該國的汽車製造商難以適應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一項分析顯示,
從雷諾到戴姆勒等汽車製造商,如果未能遵守從2020年開始逐步實施的更嚴格的排放監管規定,罰款總額將超過140億歐元。☆法國黃背心運動惡化政府預算,馬克龍陷入死局黃馬甲運動者從11月17日起開始走上全法國的街頭抗議。他們最初的要求是降低石油價格,隨後又提出了其它要求。抗議活動可能會使法國第四季度GDP從0.4%減半至0.2%,法國11月製造業已經跌破了榮枯線。據外媒報道,自11月抗議活動開始以來,零售商已經損失了10億歐元的收入。

馬克龍執政18個月以來,為了重振經濟,放鬆對勞動法的管製,並對負債累累的國有鐵路運營商進行改革。但他一方面取消了財產稅,被人民嘲笑為“富人總統”,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燃料稅、煙草稅,以及社會福利稅,加重了普通市民的經濟負擔,這點燃了民眾的憤怒情緒,
致使其支持率跌到21%,創執政以來的新低。雖然總統已經在燃油稅問題上做出讓步,但新的問題是,
政府的一係列安撫措施相當於減少200億歐元的稅收。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師米歇爾·馬蒂內的研究報道,如果法國政府不進一步削減開支,
2019年度公共預算赤字將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超出歐盟規定,恐招致歐盟處罰。☆意大利預算問題解決並不理想,2019年當心民粹主義升溫意大利與歐盟委員會間的預算矛盾表從面上已經得到解決。意大利政府將花費占GDP的2%的支出來增加人民福利。這低於他們最初2.4%的計劃,但遠高於前政府倫齊前承諾的0.8%的赤字占GDP的比重。
盡管達成了協議,五星運動黨和意大利聯盟黨的聯合政府仍然對歐元持懷疑態度,本質上看歐盟解決方法並不理想。意大利迫切需要恢複對經濟的信心,以緩解金融狀況並支持投資,但歐盟以懲罰措施相要挾,抽走資金流動性資金。

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摩根大通認為,意大利未來仍可能會面臨過度赤字,這種情況並非特別罕見,法國在過去17年中有15年處於同樣的監測中。對市場而言,目前雙方達成妥協的利好影響並不會持續太久。
意大利的公共債務仍是歐洲第二高,這令人擔憂。尤其是考慮到意大利經濟增長仍然乏力以及其他地緣政治風險因素對歐洲構成沉重壓力,協議的長期影響將會減弱。
金融危機過去十年後,意大利經濟尚未完全複蘇。如果羅馬政府無法在歐盟內部找到恢複增長的方法,那麼意大利選民將在歐盟以外尋找解決方案,這可能點燃歐盟內部分裂情緒。
看似是意大利財政超標的問題,但實際上確是整個歐元區存在的共同問題,德國強大的產品滲透力讓歐元區其它國家落入了“歐元陷阱”。這種不滿源於歐盟內部和個別國家內部的繁榮分配不均,以及各國政府似乎無力應對的移民政策。
利劍二:歐洲央行升息幅度有限,2019年未必能順利開啟緊縮周期
自2015年3月9日起,歐洲央行開啟了每月6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劃,4年來,歐元區經濟起起落落。2017年,該地區經濟增速躍升至近10年來新高,但2018年,歐元區經濟增長乏力。
即便是這樣,歐洲央行仍然在2018年12月13日正式宣布退出QE刺激政策,該行同時也承諾再投資將持續到首次加息後很長一段時間,以維持有利的流動性條件和貨幣寬鬆的充裕程度。
一些人士批評稱,歐元區經濟依舊低迷,歐洲央行這一決定為時過早,
但歐洲央行預計基礎通脹率中期內將逐步上升,得益於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措施、持續的經濟擴張和薪資加速增長。歐洲央行在去年12月的經濟公報中指出,展望未來,全球經濟活動料將在2019年減速,之後將企穩,而隨著閑置產能減少,全球通脹壓力料將緩慢上升。
這是歐銀選擇在本身經濟未企穩的同時強行啟動邁出貨幣正常化路徑第一步的表征原因。
從深層次來看,多年來的QE政策令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翻倍,目前已擴大至約4.7萬億歐元,在全球主要央行中,僅次於日本央行,換言之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寬鬆政策手段,而長期低利率也對當地銀行業利潤造成損害。2018年以來歐美的利差不斷擴大是歐元疲軟的主要因素,因此2019年歐元區的升息幅度及空間想必是投資者關注的,從筆者搜集的信息來看各大投行的預期均比較樂觀。
多倫多道明銀行預計歐洲央行將更早加息,2019年加息兩次,將存款利率提高至零。該行認為歐洲央行有非常強烈的願望想要盡快退出緊急貨幣政策,歐元將繼續受到穩固的對外收支平衡的支撐。
該行預測2019年歐元兌美元將漲至1.27。相比之下,媒體調查的2019年底匯率預估中值在1.20。
摩根士丹利預測歐元兌美元將大幅上漲至1.31,這在目前調查中是最樂觀的。該行2019年的頂級交易是做空美元兌包括歐元在內的貨幣籃子。該行策略師稱:“美元冬天已近,歐元迎來春天。”
分析師補充道,我們相信市場對歐元區一體化和財政政策有些過於悲觀。未來歐元區的投資和消費表現有充沛的改善空間,從而提升歐債收益率和歐元匯價。我們保持看多歐元,投資者情緒以及倉位情況則不利於歐元,但這正說明存在空頭回補的動能,換言之歐元兌美元存在足夠的反彈空間,隻要市場出現任何利好消息。就會加劇這一逆轉過程。
美銀美林研究團隊撰文稱,
2019年裏歐元兌美元轉為看多,目標已經轉向1.20至1.25區間,相信在年底能夠觸及1.25高位。去年我們是看空歐元的,因為當時我們預期美國經濟數據在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推出後將會表現靚麗,而歐元區經濟表現卻很難持續。
不過隨著進入新的一年,美國財政刺激政策效果已經開始疲軟,這將幫助歐元兌美元逐漸走強。我們預期今年年底歐元區和美國的貨幣政策將會開始同化。而歐元區通脹逐步走高也可能會令市場感到意外。
整體而言,歐美貨幣政策可能會趨於同化,因此我們預期歐元兌美元將會重新回到長期公允值區間,今年內將會升至1.20至1.25區間,年底能夠觸及1.25高位。
加拿大國家金融銀行認為在2019年對美元表現良好的貨幣是歐元,雖然目前形勢並不樂觀,歐元仍在持續的內部衝突(如英國脫歐、意大利政治)和經濟增長疲軟中掙紮,後者讓通脹和通脹預期都低於歐洲央行的預期。
但投資者可能會預期美聯儲收緊政策的結束和歐洲央行政策正常化的開始,因此,歐元有可能在2019年反彈,歐元的任何上漲都可能得到投機性淨空頭頭寸逆轉的提振,
目前歐元的淨空頭頭寸為2017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該行預計到2019年底歐元兌美元匯率將升至1.23。雖然各大投行都在新的一年中對歐元寄予厚望,認為在經過漫長的下跌後歐元有築底企穩的可能,但筆者本人卻持有很大的異議。對於那些建議做多歐元的銀行來說,他們的信念來自於相信美聯儲不會進一步加息。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表示,聯邦基金利率僅略低於預估的中性區間。他還在最新的講話中表示,美聯儲將時刻準備著調整政策立場,並對市場信號保持敏感,如果有需要,美聯儲將改變縮表計劃。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剛剛結束了其2.6萬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劃,為最終加息做準備。但筆者認為從中線的角度看兩個地區貨幣政策的差異,依舊會延續保持美強歐弱的格局。

歐洲央行在去年12月發布的一份研究顯示,歐元區的“中性實質利率”可能是負值,意味著歐洲央行未來幾年可能沒有什麼升息空間;所謂中性利率是既不刺激、也不妨礙經濟的利率水準。
目前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在2019年稍晚或2020年初進行近10年來的首度升息。然而中性利率為負值,意味著當前利率水準與中性利率間的差距可能較原先預想的來得小。
這將意味著歐洲央行沒有太多在不損及經濟增長的情形下升息的空間,同時在觸及下限之前也沒有太多調降空間,也就是進一步降息將沒有太大效果。
被稱為歐元之父的伊興近日預測,如果經濟轉為下行,
歐洲央行將以零利率為起點,再次啟動寬鬆周期。他認為歐元區相對養老金領取者來說勞動者數量的減少,都導致儲蓄增加,因此,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歐元區經濟將進一步喪失活力推低長期中性利率。
分析認為,退一步來說,如果美國經濟放緩,或者受到外部負面事件的衝擊,美聯儲目前較高的利率水平會提供一個緩衝,影響或許不像過去那麼大。但歐洲央行的利率仍處於零界限,換言之沒有調控政策的空間。
美聯儲可以在必要時支持經濟增長,歐洲央行不能。歐元將為此付出代價,歐元、美元依舊很難回到平起平坐的位置上來。另外,歐元區目前的經濟增速隻是放緩,如果若真的陷入經濟衰退,歐洲央行也可能在結束債券購買計劃後的幾個月內恢複債券購買亦或是擴大負利率,投資者需警惕這些事件發生。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烏爾裏希·魯奇特曼表示,預計美聯儲2019年可能會在結束加息周期之前兩次加息,這樣聯邦基金利率的最終目標區間將在2.75%至3%左右。
不過,歐洲央行可能仍不會在2019年加息。一直到2020年第三季度,存款利率很可能保持在-0.4%。美國利率相對較高(甚至出人意料地高),而歐元區的負利率環境仍看不到盡頭(甚至還沒有結束的開始)。
結論:重點兩個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2109年歐元區的經濟和政治並不樂觀,而且可怕的是多個國家地區都可能暴雷,上文還未提及英國脫歐的影響。
第二,歐洲央行的貨幣正常化路徑很坎坷,且幅度、空間不大,長期中性利率水平還會下移,個人認為市場過於注重兩者利差縮減的可能,而忽視了這一操作的實際可行性問題,所以並不看好歐元。當然黃金這種貴金屬可能要另算,因為它不僅和美元掛鉤還和市場恐慌情緒、股市拋售、歐洲政治局勢風險相掛鉤。
很感謝所有支持我的朋友,謝謝你們耐心看完這些,希望新的一年裏都能收獲滿滿。
本文由青擇原創整編,由和尚校對,作為2018年終專題的一篇文章,轉載請標明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