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6月人民幣貶值幅度加快,不過年內美元指數兌人民幣漲幅仍有限,考慮到我國外儲龐大,銀行也未出現紮推結匯現象,顯示資金流出意願不強。本輪貶值主要是受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影響,包括個人稅改釋放流動性,是健康的市場行為。

行情概述:
7月3日,離岸人民幣跌破6.73關口,日內大跌近500點,刷新近1年以來新低。

(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日內分時圖)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高回落,盤中一度收複6.69關口

(美元兌在岸人民幣)
今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跌破6.71關口,最低為6.7167,隨後短線快速拉升近300點,一度收複6.69關口。
6月份人民幣匯率貶值超過其他貨幣
從六月下旬開始,人民幣大幅貶值,幅度超美指升值幅度。今年一月份到五月份,人民幣匯率整體保持穩定,在三月份稍有貶值,但在四月份重新回歸穩定,總體而言人民幣穩中有升。
從四月份下旬開始,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略有貶值但是依然保持穩定,貶值幅度不大。但是,從六月份下旬開始,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貶值幅度超過美元指數的升值幅度。
6月15日美國征稅清單的正式公布,6月16日中國宣布反擊措施以及美國隨後威脅將製裁額度再擴大2000億,相互拉鋸使得匯市產生波動,隨著月底美國對中投資以及7月6日製裁日的逼近 ,市場上的擔憂情緒反映在了人民幣的匯率上,但是人民幣由於貿易爭端主動貶值的跡象並不明顯。
中國央行6月24日實施定向降準,增加貨幣供給,並未跟隨美聯儲加息使得中美利差收窄,央行結構性偏鬆的貨幣政策和美國的貨幣政策方向相反,人民幣貶值壓力進一步加大。
銀行:外幣儲備充足 未見紮堆結匯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一個投資者在6月19日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在6月29日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這10天的年化收益率約為110%。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幾乎不會出現。首先,匯率的波動變化受到國內外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可能總是如近階段這樣單邊劇烈波動;第二,目前部分銀行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還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第三,普通儲戶幾乎不可能正好在匯率的波峰波穀進行恰當的操作。
而且,對於多數儲戶來說,如果不會打理,隻是換完美元放在銀行並不劃算,美元的存款利率不高、美元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不高。
據證券日報報道,此次匯率波動並未對儲戶情緒造成明顯影響,以往匯率波動時曾出現過的排隊換匯的場面也並未出現。多個銀行網點客戶經理表示,“外幣儲備充足,並未出現紮堆換匯的情況”。
(文章內容部分轉自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