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1月27日)紐約時段盤中,北京時間23:30,美國EIA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2日當周美國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減少991萬桶遠低於預期,精煉油庫存基本符合預期,汽油庫存超預期。EIA數據公布後美國原油價格短線上漲0.5美元。

EIA原油庫存降幅遠超預期
具體數據顯示,美國截至1月22日當周EIA原油庫存變動實際公布減少991萬桶,預期增加150萬桶,前值增加435.2萬桶。
此外,美國截至1月22日當周EIA汽油庫存實際公布增加246.90萬桶,預期增加130萬桶,前值減少25.9萬桶;美國截至1月22日當周EIA精煉油庫存實際公布減少81.50萬桶,預期減少50萬桶,前值增加45.7萬桶。
EIA報告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出口增加110.4萬桶/日至335.5萬桶/日。上周美國國內原油產量減少10萬桶至1090萬桶/日。美國原油產品四周平均供應量為1899.6萬桶/日,較去年同期減少4.4%。
EIA報告顯示,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上周進口506.4萬桶/日,較前一周減少98.1萬桶/日。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減少991萬桶至4.767億桶,減少2%。
EIA報告顯示,上周美國汽油庫存升至去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上周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原油庫存跌至去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上周原油庫存跌至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國內原油產量連續5周錄得持平後本周錄得下滑,且創2020年12月18日當周(6周)以來新低。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原油庫存變化值連續3周錄得下滑。美國精煉油庫存變化值連續4周錄得增長後本周錄得下滑。美國原油庫存變化值創2020年7月31日當周(26周)以來新低。

美國原油價格5分鍾圖顯示
API原油庫存意外大降527萬桶
北京時間周三(1月27日)淩晨,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截至1月22日當周API原油庫存減少527.2萬桶,預期增加60.3萬桶;汽油庫存增加305.8萬桶;精煉油庫存增加139.8萬桶;數據公布後,美油短線快速走高。
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大幅減少,汽油和精煉油庫存均增幅超預期。
具體數據顯示,API公布,截至11月22日當周,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減少527.2萬桶至4.818億桶;庫欣原油庫存減少347.5萬桶。
API公布,上周汽油庫存增加305.8萬桶;上周精煉油庫存增加139.8萬桶。
API數據還顯示,美國上周原油進口減少47萬桶/日。
美國嚴峻的疫情形勢打壓經濟前景,給油價壓力
據美國媒體26日報道,雖然目前一月份還沒有結束,但數據顯示,2021年的一月份,已經成為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死亡病例最多的月份。
報道稱,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統計數據,從2021年1月1日至當地時間1月26日,這20多天裏美國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達到了77698例。此前,美國報告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最多的月份是2020年12月。當月死亡病例為77486例。
目前,雖然一月份還沒有結束,但已經成為美國疫情暴發以來“最致命”的月份。在疫情重災區加利福尼亞州,累計死亡病例的大約三分之一都發生在今年1月。
另外,美國多家媒體26日還報道稱,美國報告了第一例“巴西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感染病例。這名患者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近期曾去過巴西。
美疾控中心表示,該變異病毒帶有某種突變模式,可能會使病毒更容易傳播。美國專家稱,美國需要加大基因監測,以進一步了解變異病毒在美國的傳播情況。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稱,首先,如果變異病毒的傳播能力強,那麼它很可能逐漸成為主導的病毒,必須得關注這些變異病毒。
為應對疫情,拜登簽署10項行政令。據報道,拜登在上任美國總統的第二天便又簽署了10項行政令,為應對疫情,美國將啟動戰時手段,提高醫療物資產量並擴大檢測並強化防疫措施。
據悉,這些行政令均是出自拜登於本月公布的防疫戰略。值得注意的是,這項防疫戰略長達200頁。美媒表示,從整體來看,雖然拜登的行政令更偏向於團結聯邦力量來抗擊疫情,但一些個別措施,還是沿用了特朗普政府的策略。
美媒認為,想要真正落實拜登的防疫政策,還要依賴於美國國會還沒有批準的援助資金。事實上,拜登也承認,在短期之內,美國的疫情將會繼續惡化,而且,按照當前形勢來看,下個月,美國的死亡人數將有可能突破50萬。
美國疫情將會繼續惡化。拜登上任前曾經表示,他將計劃在100天內為1億美國民眾完成接種計劃。但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21日,美國接種人數隻有1505.3萬。
雖然拜登簽署一係列行政令旨在提高美國各項抗疫工作效率,但大部分行政令能否繼續執行,還得依賴於1.9萬億援助資金的批準。據報道,拜登簽署這些行政令的前一天,美國疾控中心就當前現狀進行預測:拜登上任前三周左右,美國單日新增死亡人數可能超4000人,總死亡病例也將可能在2月13日前後達到50.8萬例。
伊拉克計劃減產、利比亞出口中斷支持油價
本周一有報道稱伊拉克計劃減產,而利比亞的原油出口則由於當地發生了薪酬糾紛而陷入中斷狀態。
能源投資公司Rystad Energy的石油市場主管Bjornar Tonhaugen表示,伊拉克承諾在1月和2月份減少石油產量,以彌補2020年超出的配額,這讓那些幾乎對其遵守規定失去希望的成員國感到驚訝。
早前有報道稱,伊拉克計劃在1月和2月每日生產360萬桶石油,低於歐佩克及其盟友,根據協議允許的每日386萬桶的產量,這一深化減產行動旨在彌補2020年的生產過剩。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如果伊拉克設法將產出降至這些水平,那將是我們自2015年以來看到的最低產量。然而,鑒於伊拉克總是完不成減產目標的過往記錄,不能保證該國將會實現這一目標。
Tonhaugen表示,隨著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在全球範圍內繼續增加,而煉油廠的維修季節即將到來,市場肯定會受益於更多的減產,因為悲觀信號正從需求方面傳來。但他同時指出,隨著OPEC+的減產,當歐佩克最終決定是時候讓其石油生產機器全速運轉時,市場可能會受到很大衝擊。不過,對於交易員來說,預計這一時刻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會到來。
與此同時,有報道稱由於受到薪酬糾紛的影響,利比亞石油設施警衛隊暫停了拉斯拉努夫(Ras Lanuf)、埃斯西德爾(Es Sider)和哈裏加(Hariga)港口的所有石油出口活動。
Patterson指出,利比亞石油產量此前曾出現“異常”複蘇,去年8月其日產量僅為不到10萬桶,而同年12月份卻達到了120萬桶以上。
在美國,新任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正在推動他提出的1.9萬億美元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救助計劃,希望這項計劃能迅速獲得批準。Tonhaugen表示,這一進展被市場解讀為一個明確的跡象,表明美國新政府的目標是啟動經濟複蘇,而這自然將會有利於燃料消費。
美國油企鑽井有複蘇跡象,這對中長期油價不利
去年4月,隨著新冠疫情爆發,原油需求大幅減少,油價暴跌,沙特原油占據了當時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美國石油產量從創紀錄的1300萬桶/日降至目前的1100萬桶/日。
但是隨著經濟開始複蘇,油價逐漸回升,美國石油生產商迎來了一段難得的盈利期——在他們削減支出和減少供應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們的現金流已轉為正值。與此同時,美國石油生產商們承諾,他們將優先考慮提高利潤而非增加供應,優先考慮投資者的利益而非增加鑽井數量。
目前美國基準油價為每桶53美元,大多數石油生產商都能從中盈利。不過,許多生產商擔心,行業中的“不良分子”會大肆鑽井,破壞油價上漲的勢頭。投資者也擔憂,對於依靠增加鑽井數量來提高利潤的行業來說,很難阻止他們增加更多鑽井項目,抑製生產更多原油的衝動。
石油生產商們普遍認同,他們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已經從疫情帶來的危機問題轉變為資本紀律的問題,無法做到讓所有生產商都守住底線,不增加供應以避免價格下跌。
美國能源公司雪佛龍(Chevron)的首席財務官Pierre Breber表示,石油生產商們將向新鑽井項目投入更多現金流,這會令股東感到失望。將會有一些不良分子出現。他們會增加鑽井數量,這是他們過去10年一直以來的做法,而這種做法對投資者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數據提供商Enverus的數據顯示,基礎鑽機數量(衡量鑽井數量的良好指標)在去年7月一度觸及不到220台的低點,但目前已上升逾60%,達到了361台。分析師表示,這一鑽機水平可能會使石油產量在今年晚些時候進一步增長。
其中,大量額外的鑽井項目是由私營產油商推動的。這些私營產油商的石油產量占美國石油總產量的30%左右。另外,他們不像上市公司那樣面臨支付股息的壓力。
Matt Gallagher表示,所有石油生產商都在與回報率賽跑。隻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他們增加回報,那就是生產更多的石油。
另外,除了超額的生產外,這些石油生產公司在資本約束方面也做得很糟糕。近年來,為了實現更高的供應增長,他們投入的支出不斷超過獲得的現金流,因此積累了巨額債務。甚至在去年疫情所導致的行業危機之前,投資者就已經紛紛拋售了這些公司的股票。
最近幾個月,由於油價上漲(得益於石油供應的減少)和大幅削減開支,石油生產商的財務狀況得到改善,石油價格已經觸底反彈。能源研究谘詢公司Rystad Energy認為,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今年可能是美國石油行業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
但也有人士表示擔憂稱,當石油生產公司缺乏資本時,他們會通過減少支出來維持利潤;而當石油價格開始上漲,他們可以從中獲利時,情況就不一樣了:如果價格持續上漲,石油生產商還會遵守紀律嗎?好比老鼠鑽進了盛滿油的油桶裏,它還願意出來嗎?
IMF上調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良好的經濟前景對油價有利
中國在2020年第四季度已恢複到疫情前的預測水平,領先於所有大型經濟體。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速也預計將超過疫情前的水平,遠超歐元區。
在1月26日發布的最新1月《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再度上調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
IMF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為5.5%,比去年10月的預估上調了0.3個百分點。
IMF還維持了對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4.2%的預期不變。此外,IMF上調了對2020年的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其稱,2020年的全球經濟預計將萎縮3.5%,較其去年10月的預估上調了0.9個百分點。在去年6月的WEO中,IMF一度預測2020年全球GDP將萎縮5.2%(在統計方式變化前,該數值為-4.9%),為其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的最悲觀預測。
IMF稱,此次將2021年的預測上調了0.3個百分點是出於對疫苗在今年稍晚會推動經濟活動加強的預期。同時,一些大經濟體的額外政策支持也將對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IMF還預測,各國的複蘇進程將存在嚴重分化,中國的複蘇在全球所有大型經濟體中領先,已於2020年第四季度率先恢複到疫情前的預測增速。
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經濟增長勢頭將更強勁。在1月WEO中,IMF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為5.5%,比去年10月的預估上調了0.3個百分點。其維持了對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4.2%的預期不變。
IMF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稱,此次對2021年經濟增速的調升考慮到多種因素,包括一些國家開始接種疫苗的積極影響、美國和日本等經濟體在2020年底推出額外政策支持,以及接觸密集型活動將隨著疫情的減弱而增加。
但其同時重申,該預測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疫苗接種和治療取得更大的成功以及額外的政策支持會令增速好於目前預期,反之,若疫苗推廣緩慢、病毒突變和各國政策支持若過早退出可能會惡化預測結果。IMF補充稱,在下行風險成為現實的情況下,金融情況的收緊在全球公共債務和企業債務均已創下曆史新高之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經濟下滑。
IMF認為,疫情傳播及相關限製措施將削弱2021年年初全球經濟的增長勢頭,而第二季度開始,隨著疫苗和治療變得更容易獲得,使得接觸密集型活動得以加強,經濟增長勢頭也將更加強勁。
1月WEO還專門指出,根據各國獲得醫療干預措施的機會、政策支持的有效性、受到的跨國外溢風險以及疫情暴發時的結構特征的不同,預計各國複蘇的強度會有很大差異。
Gita Gopinath稱,中國在2020年第四季度已恢複到疫情前的預測水平,領先於所有大型經濟體。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速也預計將超過疫情前的水平,遠超歐元區。
區分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來看,IMF稱,發達經濟體的複蘇將普遍快於其他經濟體。因而,過去十年50%以上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人均收入向發達經濟體趨同的大趨勢預計將在2020~2022年期間出現逆轉,兩者將重新出現分化。
同時,IMF認為各發達經濟體間、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間的複蘇同樣會存在分化。
美取消輸油項目許可,加拿大地方政府呼籲製裁美國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通過行政命令,取消價值90億美元的加拿大“拱心石XL”輸油管道項目許可。加拿大艾伯塔省方面呼籲加拿大政府對美國進行貿易和經濟製裁。
加拿大艾伯塔省省長 傑森·肯尼:這不僅事關“拱心石XL”管道項目本身,它還事關加拿大與美國的關係。它事關這裏成千上萬的工作,它事關艾伯塔省政府的數十億加元稅收。
據報道,艾伯塔省已經為該項目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由於多種原因,該項目許可遭拜登政府取消,包括美國方面的環境擔憂、項目卷入美國政治鬥爭,以及美國相關需求下降等。
有加拿大媒體報道指出,加拿大政府方面並不會接受傑森·肯尼的呼籲,也無意讓這一項目影響兩國關係。報道還稱,傑森·肯尼也有其政治目的,他來自反對黨保守黨,相關項目是他的競選承諾之一。
北京時間23:35,美國原油價格報53.01美元/桶。